南瓜文章网 手机版

书摘|毛姆太扎心了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11 10:20:20    

《人性的枷锁》


成长本来就是一条不可逆的道路,更恐怖的是,它往往还是一条孤独的单行车道。只愿我们能在别人的故事中,切身体味或已逝去,或未到来的岁月。

回忆变成了负担,摆脱重担的唯一方式就是将这一点一滴全部倾泻在纸上。

为了达到目的,连魔鬼都会不择手段地引用圣经里的话。

不知不觉,菲利普养成了这世上最能给人带来快乐的习惯——阅读。他没有意识到在自己心中已经搭起了一个避难所,一个能够远离生活中种种悲戚之事的地方。他在冥冥之中创造了一个完美的幻境,而幻境之外的现实世界则是无尽苦涩与失望的源头。

这一刻,菲利普好像品尝到了生命的苦涩。他幼小的心灵模糊地意识到这种不幸与痛苦可能会和自己相伴终生。

其实这和我们发展自我意识的过程非常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尽管每个人都能同样地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是一个独立而完整的有机体,但绝非人人都能拥有独立而完整的人格。

如果你对自己的处境总是心存不满,企图反抗,那只会给你带来更深的羞耻。你的悲惨遭遇只是上帝让你背上的十字架,而之所以选择由你来负担,是因为你的肩膀比其他人都更强壮。这是上帝的好意,你应该乐在其中,不能把它视作悲伤的源头。

只可惜,能力在志向面前太过羸弱。他被自己炽热的激情折腾得筋疲力竭,灵魂骤然停止悸动,陷入一片消沉。

他觉得自己有权要求一份专一的友谊——罗斯是属于他一人的!这不是个请求,这是他的权利。他看到罗斯和其他人作伴心里就会很嫉妒,尽管自己也知道不应该,可还是抑制不住地冲他发火。

生性敏感的菲利普想着同学们一定会讥笑、讽刺自己。事实上,其他人根本没把他这点事放心上。

他厌倦了照着别人说的做,更受不了任何的条条框框,不是因为它们没有道理,只是单纯地讨厌被人束缚。他渴望自由,渴望得到解放。

他们甚至完全不了解自己的处境,又凭什么理所当然地以为年纪大就代表有智慧呢?

是不是每次当你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东西后,都会后悔不迭?

而眼前这浩瀚的远景给了他一种无法言说的、奇特的震撼。他的心骤然放晴,尽管自己并没有意识,但这是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美。这种感情纯粹而浓郁,没有为任何其他因素所冲淡。

生命中有两大乐事:思想自由和行动自由。

想要判定一位作家是否伟大,其标准就是看不同身份的人能否从他的身上获取不同的灵感。

人们啊,早已放弃了他年轻时那股对自由的不懈追求,只顾懒洋洋地享受安乐。又或许,这起起伏伏的三十年革命道路让他知道,人的天性本就与自由不相契合。他的一生都在寻觅那本不值得被寻觅的东西。还有可能他其实只是疲累了,只想冷静甚至冷漠地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他还太年轻,没能意识到比起受惠者,施惠之人反而会有更强的图报心。

他觉得自己既无知又渺小,想通过阅读来提升自我。

别人相信的所有事情,一位论派教徒几乎全都不信。而对于他不了解的事物,反而会虔诚地深信不疑。

“青春是美好的”是一种幻觉,是韶华已逝之人的美梦。青年人反倒觉得苦闷无比,满脑子都是别人灌输的不切实际的想法,一旦真的伸手触及现实,总会落得遍体鳞伤。青年人似乎成了一场阴谋的受害者:他们读的书都是经过筛选而留存的,描绘的尽是理想和完美;他们的长辈早已健忘,如今总是透过一层玫瑰色的雾霭回望,之间的对话也深刻影响了他们的思想。所有这一切都使他们怀抱浪漫的心理进入了一片现实残酷的世界。

诚以为,你我应将生命视作一场冒险,要用炽热的、绽放着宝石一般光芒的火焰将它熊熊燃烧;应该去冒险,去挑战,在重重困难中站稳脚跟。

像所有懦弱的人一样,他把善始善终看得太重要,坚持不肯改变最初的计划。

真正的天才都能吃苦、能坚持。假如一个人下定决心要做某件事,那谁都阻止不了他。

“艺术啊,”克朗肖手一挥,接着说,“纯粹是天才们发明出的避难所,里面有吃有喝有女人,以此来躲避日复一日的无聊生活。”

他已然酩酊大醉,可其实只喝了一瓶啤酒。真正让他飘飘然的是一种比酒精更危险的麻药。

等你再成熟点就会发现要想在这世界上能活得下去就首先得承认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你想让其他人无私待人,想让他们为了你的需求而自我牺牲,这种想法太荒谬了。他们凭什么这么做呢?

一旦你向事实妥协,承认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而活着,等到那天你就不会再对同伴有那么多的要求了。他们也不再会让你失望,你只会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们。人啊,在生活中苦苦追求的东西不就是享乐吗?”

在那些不敢直抒胸臆的人面前他总是底气很足,但是真遇到了胸有成竹、固执己见的行家,反而谦虚谨慎不敢多言了。

克朗肖说过对享乐的追求是促使人类盲目前行的唯一动力,也正是这种放肆的欲望剥夺了所有快乐。我们像被大风裹挟着,无可奈何、四处飘渺,不知道这阵风从哪而来,也不知道它要带我们到哪去。命运之神仿佛凌驾于舞池中的人群之上,而他们还在狂妄疯癫地跳着,似要将死亡的永恒黑暗踩在脚下。

既然人只有一辈子,那一定要做成点什么事才行。他觉得成功既不是腰缠万贯,也不是声名远扬。到底是什么呢?他也没有确定的答案,也许阅尽世间百态或者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就是一种成功吧。

好不容易发现了自己的平庸,但却为时已晚,这才是最残忍的事啊。

社会有三把利剑专门用来对付人:法律、舆论和人们心中的道德良知。

自己当时头也不回地说走就走似乎很有英雄气概,但空摆英雄架子并不难,真正难的是要咬牙承担由此引发的后果。

他曾经想过爱情的到来必定气势汹汹。一旦坠入情网,整个世界都会春暖花开。他曾经期盼爱情能够带来如痴如醉的幸福,可现在当爱降临,品尝到的却只有灵魂的渴求和痛苦的欲望,这般苦涩是他从不曾想过的。

他心想,恐怕这世上再没有哪种折磨比爱一个人又看不起她更让人难以忍受了。

虽然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前有因,后有果,生活的悲剧就在于这一连串的因果效应中。

又操心今天,又发愁明天,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当你过不下去的时候,自然会有出路的。

“一部分是因为读书有乐趣。我已经习惯读书了,如果不看书就像不能抽烟一样浑身不自在。另一部分是想从书里认识自己。我看书的时候只用眼睛看,但有时候偶尔看到对我有特殊意义的一段话,甚至是几个字,那它就会和我融为一体,变成我的一部分。

若是我已经从书里得到了所有对我有用的东西,那不管再读多少遍都不可能再学到更多了。我觉得人就像一朵花苞,读的书、做的事大都对你没有一点影响。可某些特定的东西会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你会因为这些东西一瓣一瓣地绽放,直到完全盛开。”

但凡自己乐意,大可为所欲为,做些卑鄙的事。可真正让人瞧不起的,是事后又幡然醒悟,表现得后悔不已。

我是离水的鱼。走在人山人海的街道,被身边人推来搡去,像走在一座行尸走肉的城池。

只要你的梦想能让你不拘于时间和空间的束缚,现在过得糟糕一点又能怎么样呢?

菲利普还记得克朗肖曾说过的话。不知道他咽气那一瞬间,是不是被死亡的恐惧紧紧攫住。明知该来的无法避免,却依然在痛苦中垂死挣扎。他那么害怕,身边却没有人,没有一个人,能给他一句鼓励。

人的一举一动都是按着自己的情绪来,可情绪也分好赖,到底是把你引向胜利之巅还是推进灾难之渊都在一念之间。生活,是逃不脱的谜。人在天地间疲于奔命,冥冥之中,为心底的欲望所驱赶,早已忘却初心,只为忙累而忙累。

世人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觉得必须得先有钱,才能成家。要把孩子养成一个个先生小姐确实要花钱,但我可不想让他们变成那样。

世上本无美丑,有的只是真相。对美的追求不过是感情用事罢了。

“下班回来看到家里有个人真幸福。女人和孩子是‘家’顶好的装饰。”

“除非你做好赔钱的准备,不然是挣不到钱的。”

若道德只是件行方便的事,那么善恶就都失去了意义。

这世上一切罪恶、不幸和残忍在她看来,不过尔尔。人的所作所为大多无须嘉奖或惩罚,只照单全收便好。她身上有种冷酷的幽默感。

我不知道怎么才能让一个人爱上自己。不管用什么法子,爱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爱,再善良、再慷慨、为他们付出再多,都无济于事。

看来,在某种未知的力量面前,人类只能甘拜下风,沦为软弱无力的傀儡。这股力量驱使他忙东忙西、做这做那。有时能用理智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原因,即使找不到,也会撇下理智,埋头行动。

贫穷就像一种难以启齿的疾病,害他羞愧得抬不起头来。

他有种奇怪的感觉,似乎在一次次地接受屈辱,甚至大胆地直面屈辱的过程中,他正逼迫着命运之神向自己低头。

但凡发生了的事情,都是无法避免的。后悔才是荒唐的行为。

“我得继续铺桌子了,爸爸。只要活得自在,总会有人不介意我是胖是瘦。”

一人在外漂泊似乎还可以忍受,反倒是和朋友相聚的温暖让他觉得酸楚不堪。

这活儿又脏又累,干活的时候还不能抽空看书或者抽烟,只能不停走来走去。时间在他手上沉甸甸坠着,明明闲得发慌,却又累得不行。

生而受难,久难而终。生命没有意义。人活着没有目的。一个人是否降生在这世上,是否还活着或已经死去,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事。生命微不足道,死亡更无足轻重。

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就是放弃自己最后的一丝幻想

这天地之间有不可计数的人,对于他们来说生活只是无休止的劳作,既谈不上美好,又称不得丑陋。春花秋月,夏蝉冬雪,四季更替似乎不过轮回一瞥。他们就是如此在生活中木然老去。人生是没有意义的,

人生既已如此颠簸可怖,知道它没有意义反而使人鼓足勇气、大胆面对。

菲利普在花园散步,晨露尚未蒸干,一切都正待苏醒。鸟儿在欢快鸣叫,天空蔚蓝,空气带着海水的淡淡盐味,沁人心脾,凉爽舒适。玫瑰花打着朵儿,大树小草,相映成绿,蓬勃盎然。

格雷夫斯对世俗的需求既嗤之以鼻又欣然接受,

他的心里满满当当,格外充实。既然已经可以重新开始,那过去的错误、愚蠢和伤痛就让它们永远地留在过去吧。奔涌不停的泰晤士河昭示着一切都已逝去:不再回头、无关轻重。而眼前的未来,充满着一切可能。

所有遇到的不幸充其量只是生命中精美的装饰吧。他一遍遍地告诉自己必须笑对人生,不管是忧郁还是喜悦,是快乐还是痛苦,正是它们让生命的图案更加丰富多彩。

一个人之所以还能在世上苟活,只是因为生活本身毫无意义罢了。

凡是脖子上长着颗脑袋,干活不挑,什么都肯做,就肯定能挣到大钱。

如果生命不能给予她什么,又何必怜悯她的离开?

纤弱而苍白的清晨终于到了,晨雾愈发稀薄,沐浴在细密露珠下的一切看上去都散发着淡淡光辉。泰晤士河是清冷的灰色,是娇艳的红,是翠嫩的绿。灰如珍珠母的贝壳,绿如黄玫瑰的花心。萨里郡那边的码头库房凌乱地挤在一起,竟让人觉得别有一种美丽。眼前的景色如此纤妙,让菲利普心跳加速。他甘愿为这世上的美折腰臣服。与之相比,一切都不那么重要了。

若是一个人口袋空空,就会变得斤斤计较、吝啬小气、贪得无厌。贫穷会扭曲人的心理,让他不得不以一种恶俗的视角来看待世界。当你每花一分钱都必须要精打细算的时候,钱就会变得离奇的重要。你需要培养一种能力,使自己可以正确衡量金钱的价值。

他不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也不确定这样的旅程能带来什么。可他预感在行走的过程中,他能学到新的知识,找到解开生命之谜的线索,从而走向更多未知。即使最后一无所获,起码也平息了那抓心挠肝的欲望。

两人之间的沉默并不显得尴尬。他们只并肩走着就觉得非常自在舒服,甚至言语都成了多余。

当一个人的思想强大到足以凌驾空间与时间,那么这一世过得清明与否似乎就并不重要了。

每个“昨日”都在为“明日”做打算,而“今日”就这样白白付诸东流。

他曾经想看透这生活的复杂与无为,勾勒一幅精密绝伦、美不胜收的人生图案。可他从没发现也许由出生、工作、婚姻、生育、死亡编织出的最简单的形状才是最完美的模样。可能向幸福投降就是承认了生命的失败,可这样的失败却比任何勋章都更加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