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文章网 手机版

【林草资讯】关于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草原湿地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的通告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11:35:00    

为加强森林草原湿地资源保护,及时制止和严厉打击违法破坏森林草原湿地行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现将有关事宜通告如下。

一、严禁非法开垦占用破坏林地

禁止毁林开垦、采石、采砂、采土以及其他毁坏林木和林地,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七十四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造成林木毁坏的,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在原地或者异地补种毁坏株数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树木,可以处毁坏林木价值五倍以下的罚款;造成林地毁坏的,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可以处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所需费用三倍以下的罚款。第七十三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未经审核同意,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的,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可以处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所需费用三倍以下的罚款。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23〕8号)规定:“非法占用并毁坏公益林地5亩以上的”“非法占用并毁坏商品林地10亩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量较大、造成林地大量毁坏,应当以非法占用农用地罪追究刑事责任。

二、严禁非法开垦占用破坏草原

禁止开垦草原、非法占用、使用草原。禁止在草原上进行采土、采砂、采石等破坏草原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第六十六条规定:非法开垦草原,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县级以上草原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职权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植被,没收非法财物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第六十五条规定:非法使用草原,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县级以上草原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退还非法使用的草原,对违反草原保护、建设、利用规划擅自将草原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使用的草原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草原植被,并处草原被非法使用前三年平均产值六倍以上十二倍以下的罚款。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草原资源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2〕15号)规定:非法占用草原,改变被占用草原用途,数量在20亩以上的,造成草地大量毁坏的,应当以非法占用农用地罪追究刑事责任。

三、禁止非法开垦占用破坏湿地

禁止开(围)垦、排干自然湿地,永久性截断自然湿地水源;擅自填埋自然湿地,擅自采砂、采矿、取土;过度放牧、排放废水等破坏湿地及其生态功能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第五十四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开(围)垦、填埋自然湿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草原等有关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修复湿地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没收违法所得,并按照破坏湿地面积,处每平方米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排干自然湿地或者永久性截断自然湿地水源的,也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包括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修复湿地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则处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

四、禁止采伐林木后在林地种植农作物

经依法批准采伐林地上的林木后,相关责任人必须在第一个造林季完成更新造林,严禁采伐林木后种植农作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七十九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未完成更新造林任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完成;逾期未完成的,可以处未完成造林任务所需费用二倍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采伐林木后在林地种植农作物的属于毁林开垦行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七十四条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依法履行违法地块植被恢复责任

凡违法开垦占用破坏林地草原湿地的,责任人应当主动停止违法行为,拆除违法建筑,抓紧造林种草季恢复森林草原植被,修复湿地。对未按时恢复的责任人,将依法强制执行。

六、破坏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同时承担修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条规定: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一千二百三十四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生态环境能够修复的,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有权请求侵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承担修复责任。侵权人在期限内未修复的,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可以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进行修复,所需费用由侵权人负担。第一千二百三十五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有权请求侵权人赔偿下列损失和费用:(一)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修复完成期间服务功能丧失导致的损失;(二)生态环境功能永久性损害造成的损失;(三)生态环境损害调查、鉴定评估等费用;(四)清除污染、修复生态环境费用;(五)防止损害的发生和扩大所支出的合理费用。

七、依法办理工程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草地湿地审核审批手续

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应坚持集约节约用地原则,坚持不占或者少占林地草原湿地。确需占用林地草原的,应当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行政审批服务部门依照职权审核同意或批准。确实无法避让湿地,应当在工程建设项目规划选址、选线审批或者核准时,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的意见。经审核同意或批准征收、征用、使用林地草原湿地的工程建设项目,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范围、面积规范使用林地草原湿地,避免未批先占、少批多占、移位占用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八、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林草湿资源行为

自本通告发布之日起,林草部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将加大对非法开垦占用破坏林地草原湿地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对顶风作案者,将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特此通告。


呼和浩特市林业和草原局

呼和浩特市公安局

呼和浩特铁路运输检察院

2025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