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文章网 手机版

身“怀”匠心 ②丨“茯苓工”李焕国的“中国茯苓之乡”振兴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2:41:00    

编者按: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每一位怀揣梦想、勇往直前的人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身“怀”匠心》系列采访,讲述这样一群人的故事。他们来自怀化的各个角落,活跃在不同的行业之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匠心”的真谛。

每一位受访者都以其独特的才华和不懈的努力,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成为了怀化这座城市最亮丽的风景线。

红网怀化站与怀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推出《身“怀”匠心》系列,让我们一起聆听那些关于梦想与坚持、挑战与超越的声音,感受怀化这座城市的温度与魅力。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顿 梁馨雨 何峰 靖州报道

“最近很忙,茯苓良种繁育基地正在育种,新品靖州茯苓糕也是刚上市,正在做下一步推广计划。” 春耕时节,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的“茯苓大王”李焕国忙得废寝忘食,“除了种植与产品研发,今年我还想组建自己的线上销售团队,更好地打造靖州茯苓品牌,让靖州茯苓从大山走向世界。”

靖州,是全国特色农产品“茯苓之乡”。在这里,一颗看似平凡的“土疙瘩”正以惊人的能量撬动乡村振兴的杠杆。作为全国最大的茯苓集散地,靖州以“十方九苓,七出靖州”的产业底气,培育了“茯苓工”这一全国知名的劳务品牌。而推动这一品牌走向全国的领军人物,正是80后返乡创业青年李焕国。

2021年,李焕国响应靖州县委、县政府“归雁工程”号召,带着十余年云南茯苓产业经验返乡,创办靖州国苓科技有限公司。彼时,怀化市人社局正大力推进“五式工作法”(包抓、面谈、服务、解难、考评),从政策扶持到金融对接,为返乡创业者铺平道路。

“人社部门主动上门,不仅提供创业贷款支持,还协助注册‘茯苓工’劳务品牌商标,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心剂。”李焕国回忆道。

“靖州茯苓工”的崛起,是怀化市劳务品牌建设的典范。当地人社局通过“技能培训+品牌孵化”模式,培育“茯苓技术能手”,仅2023年即举办61场招聘会,吸引6万人就业。李焕国的企业成为这一品牌的核心载体:8000余个岗位覆盖种植、加工、研发全链条,工人年均收入达5万元,公司发展也越发得心应手。

2024年,“茯苓工”亮相全国劳务品牌发展大会,茯苓八珍糕、茯苓面膜等产品引发关注,现场签约订单超5000万元。品牌更通过怀化国际陆港走向世界,首单5000美元茯苓产品经中老铁路销往东南亚,后续借助ISO国际标准认证,进一步打开欧美市场。

在政策助力下,国苓科技迅速成长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年产值从2021年的2000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超8000万元,带动3200余户农民增收,户均年收入增长1.9万元以上。

除了给力的政策,茯苓产业的崛起,离不开技术突破与文化深耕。多年以前,李焕国便师从“茯苓大王”王先有,后者研发的“湘靖28号”菌种曾搭载神舟十号完成太空育种,开创茯苓科技化种植先河。师徒二人以“匠心”打磨产业链:从菌种培育的“十五天生长周期精准把控”,到首创茯苓段木栽培、袋料栽培等五项专利技术,再到开发茯苓多糖口服液、茯苓面膜、茯苓面条、靖州茯苓糕等110余种精深加工产品,每一步都彰显对品质的极致追求。

“茯苓不仅是药材,更是文化载体。”李焕国说。他推动茯苓与文旅融合,打造“茯苓科技产业园”工业旅游线路,并联合高校研发药膳菜品,让传统中医药文化以现代方式焕发生机。

面对未来,李焕国目标明确:“让茯苓赚外国人的钱!”2024年,国苓科技联合香港企业成立进出口公司,依托“茯苓价格指数”平台和跨境电商,推动年出口额突破6000万元。同时,企业正研发茯苓功能性食品与日化品,探索“药食同源”新赛道,2025年综合产值目标突破百亿。

“政策支持、工匠精神、品牌力量,三者缺一不可。”李焕国总结道。在怀化市“5+10”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下,靖州茯苓正以全产业链思维,书写乡村振兴的“茯苓样本”。

从深山“土疙瘩”到国际名品,从传统种植到太空育种,李焕国与“茯苓工”们用坚守与创新,诠释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正如他所言:“我的茯苓梦,就是让世界通过这颗茯苓,看见中国的产业力量与文化底蕴。”

系列报道:

身“怀”匠心 ①丨怀化草龙传承人唐春:守护非遗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