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文章网 手机版

"边"更强,"民"更富!这是国家送来的发展礼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22:44:00    

图片图片

202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切实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固。

4月25-26日,为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国家民委在云南腾冲召开兴边富民行动现场会。在会上,潘岳主任强调,推动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凝心铸边、产业兴边、文化润边、民生惠边、互嵌实边、开放活边、固防强边、协同建边。”

△云南腾冲兴边富民大会

新时代的我国边疆地区,以“产业振兴”“宜居安居”“人心共铸”“通达周边”为着力点,推动兴边富民行动,全面迈向高质量发展,共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新征程。

一、产兴业旺,夯实边疆发展之基

辽宁省的兴边富民特色产业“1234”发展工程开创了东港市草莓、振兴区蓝莓、宽甸县燕红桃、大榛子等四项国家级、省级农业品牌

△辽宁东港

“十四五”以来,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边疆省区252亿元,支持兴边富民产业加快发展。

国家民委与全国工商联推动“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据不完全统计,已有2300多名企业家进边疆,签约430多项,协议金额1800多亿,为实现兴边富民注入了新动能。

二、宜居安居,传承民族和谐之美

我国边疆九省区铁路里程近6万公里,公路里程突破165万公里,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实现通硬化路、通客车,“村村直通邮”实现全覆盖,沿边地级市全面建成光网城市。

新疆机场数量位居全国首位;广西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公路;内蒙古边境旗市全部通一级以上公路。

内联外通的基础设施网络,显著改善了边疆地区的交通条件,让各族群众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增进认同与凝聚。

△于田万方机场

边疆地区注重保留传统风貌,又融入现代生活元素,构建了兼具民族融合特色与时代气息相结合的美丽乡村新图景。

吉林推动216个边境重点村发展,云南推进374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西藏建成106个边境新村。

边疆宜居安居提升了各族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从根本上筑牢了边疆稳定。

△西藏鲁朗小镇

三、人心共铸,凝聚共同体意识

注重人的精神建设是推动民族团结的关键之一,要让“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就要铸牢边疆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吉林积极推动珲春市防川龙虎阁、集安市鸭绿江国门铁路大桥、白山市七道江会议纪念馆等边境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陈的提升,引导各族群众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国防意识。

通过讲好边疆故事,赓续历史文脉,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建设边境“五个共同”中华民族历史观宣教长廊,在文博院馆、景区景点,挖掘保护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我国边境地区900多个文博院馆,成为正确中华民族历史观的宣教场所。

开展多样化民族团结活动,促进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广西民族博物馆化身民族文化大观园,推出苗族、彝族、壮族服饰、拼布艺术展,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往“打卡”。内蒙古和林格尔联合鄂伦春自治旗、武川县、山西大同市云冈区、河南洛阳市洛龙区,共同开展拓跋鲜卑“融合之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联创共建活动,共同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梦呜苗寨

四、通达周边,融入周边高质量共发展格局

通则达,达则兴。

新疆是我国连接中亚以至欧洲最便捷的通道,拥有18个经国务院批准并对外开放的口岸。内蒙古20个对外开放口岸,打通了互联互通“大动脉”。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铁路协同发挥“黄金大通道”作用,成为推动中国与东盟互联互通重要节点。

我国边境地区建有18个边境经济合作区,10个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7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片区。经由边境口岸开行的中欧班列超过10万列,通达欧洲25国220多个城市。

△中欧班列

2024年,全国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加工额达127亿元,同比增长83%。新时代边疆地区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融入周边高质量共发展格局,为推动共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大动力。

本文作者:张高原(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

编辑丨李岩

欢迎下载“北京青年报”客户端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