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建筑行业正处于深刻变革的关键时期。在"双碳"战略指引下,建筑材料创新已成为推动行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引擎。4月26日,第二届先进高端建筑材料开发与工程应用国际会议在中山召开,本次大会以"低碳降本需求驱动 科技转化新质生产力为行业赋能"为主题,探讨如何将先进高端建筑材料技术成果转化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中山市副市长欧阳锦全出席大会开幕式。
围绕高端建材探讨最新成果
在全球“双碳”战略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中国建筑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建筑行业作为碳排放的重要领域,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比重较高,传统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建筑行业正在经历一场由传统模式向满足多样化高难度场景需要、低成本和低碳环保要求、地下管网与空间微作业面改造及旧建筑快速翻新需求的变革”,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教授王发洲表示,这些新需求必将驱动建筑材料的设计理念、制造工艺乃至应用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本次会议汇聚了数百位国内外的高水平专家和杰出工程师,围绕先进高端建筑材料的开发与工程应用,探讨最新的学术成果、交流尖端的工程技术、展望未来的学术方向。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余其俊是本次大会主席,在他看来,通过使用高端建材,可以提高建筑的耐久性,相应减少建筑施工;另外,借助先进的分解手段处理建筑固废,同时利用新材料技术循环利用建筑固废,能够让环境更清洁。这些都是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方式,也是本次大会讨论的重要议题。
借助新技术助力美丽中山建设
2011年,武汉理工大学与中山市政府合作共建了武汉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十余年来,四十多个教授团队先后在中山开展科研和技术服务工作,成功转化科技成果100余项,服务企业700余家。以先进建筑材料技术、特种光纤传感技术、建筑材料智能制造技术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成果先后服务于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先进高端建筑材料是我国‘交通强国’战略稳步推进的基石,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支撑”,王发洲表示,中山市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也是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此次在中山组织和举办第二届先进高端建筑材料开发与工程应用国际会议具有重大特殊意义。
据悉,2024年,中山市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270亿元;拥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759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684亿元。接下来,中山还将加快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深入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投入超100亿元开展美丽河湖建设。
“本次大会将对中山、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建材建工行业的转型升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非常欢迎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其中,帮助我们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保障质量,助力美丽中山建设”,欧阳锦全在致辞中表示。
采写:南都记者吕婧